![]() |
Sac Lady Dior|cool nike air max|Sac Lady Dior
查收的招聘表显示,报名女生有200多人河南商报记者 丁洁/摄
骗子公司打着事业单位的旗号 在一些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忽悠女孩说到外地锻炼数月就回来 实际上把她们“卖”到了足浴中心 今年9月,女大学生李丽(化名)在网上看到自称事业单位的“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招聘文员,求职 通过后,却被送到足浴中心做足疗服务。事后她知道,足浴中心付给“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每人2500 元人头费。 根据调查,“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由鹤壁等四市团市委驻郑工作委员会于今年4月份发起成立,早在 6月底已被撤销。但有新公司冒充该中心,招聘大学生做足疗。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段艳超 祝炳琨 遭遇 女大学生应聘 被“卖”到足浴中心 李丽是河南某大学2009届毕业生,今年8月底,她在58同城网上看到“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招 聘文员的广告。 该招聘广告显示:“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性质为“事业单位”,行业属“政府非营利机 构”。 面试后,李丽接受了中心的培训,“主要讲人生观等,帮助农民工再就业,保健按摩和美容”。 “培训后,中心负责人刘本梅说,要我和两名同伴到唐山市玉田县的唐山泳乐足浴工作。说是出去锻炼3个月 再回来,还说是去做美容,后来发现是足部按摩,想着3个月后就可以回来,我们答应了。”李丽说 。 9月1日,她们到足浴中心工作。“到哪儿都得请假。客人不规矩,moncler jacket,我们不愿做,足浴店店主杨志勇就威胁扣工资。”李丽说,她们提出辞职,要求发工资,但被拒绝。11月16 日晚上,她们偷偷溜走。李丽称,足浴店还欠她们每人3500元的工资。 杨志勇提供的足浴店与中心签订的合同显示,中心每给足浴店介绍一名员工,足浴店付给中心2500元。杨 志勇还称,不发工资是中心和足浴店“商量好的”。 “没想我们竟然被卖了。”李丽说,此后她们找到中心,却发现牌子已经变为“河南瑞和・紫薇集团”。此后 ,刘本梅补偿她们每人800元,便不再露面。 调查 中心早已被取缔 换张皮继续忽悠? “场地没变,8个负责人没变。”李丽怀疑,河南瑞和・紫薇集团只是中心换的新壳。昨天下午,郑州市金水 区丰产路工商所工作人员前往该公司进行调查。 自称该集团郑州公司负责人的滑志剑提供的经营证书显示,紫薇集团注册地址为新密,日期为2010年11 月11日,经营范围“保健养生”。 滑志剑承认,郑州这个公司“没有证书”。因无照经营,工商所工作人员查封了该公司四台电脑主机。此外, 查收的招聘表显示,报名女生有200多人。 滑志剑称,主要是为自己公司招聘,“也有些合作伙伴”。 在工商所的“现场检查笔录”上,滑志剑迟迟不愿签名。在与刘本梅的丈夫孙福健通话数次后,他说“领导说 签我就签”。 其间,孙福健派人向河南商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团驻郑联字《关于成立“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的决定》 的文件。文件日期为2010年4月11日。 河南商报记者从相关部门拿到一份盖有共青团鹤壁市委驻郑州工作委员会印章的《关于撤销“河南青年就业创 业援助中心”的决定》,上面显示,2010年6月26日,“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中心”被撤销 。 曾任共青团鹤壁市委驻郑州工作委员会书记的吴文新说,今年4月份,他们牵头成立“河南青年就业创业援助 中心”, 孙福健找到他们要求合作。“当初是他们出场地,借用我们的名义在做。我们当时也是为了服务青年,后来发现合 作不对头,就终止了”。 质疑 网站到底有没有核实求职信息? 在现场查收的招聘报名表中,九成应聘者都写着从网上得知招聘信息,网站包括“赶集网”、“58同城网” 、“九博网”、“智联”等。 查封现场,来报名的朱姓女生说,她是从58同城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后来应聘文员的,听说该公司要把应聘者 送到足浴中心工作,脸红着走了。 对此,工商人员要求河南瑞和・紫薇集团“删除所有在网站上发布的招聘广告”。 随后,记者拨通了58同城的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在郑州的网站是新设立的,郑州这边还没有负责 的领导。一些招聘公司的资质,应该是送到北京那边进行核实的。 而智联招聘的客服人员则说,每一个在其网站投放招聘广告的公司,都按要求提供所有的资质证 明并备案。 律师 网站不核实相关信息,要负连带责任 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认为,网站作为广告的发布者,应该核实做广告的单位、人员的相关资质。本 案中,瑞和・紫薇集团没有任何资质证明,却在网站上长时间发布招聘信息,导致多名女大学生受骗。如果将来这 些女大学生追究瑞和・紫薇集团的民事责任,要求赔偿等,网站一定要负连带责任,cool nike air max。 河南春秋律师事务所律师巩蔺娜则建议,受骗的女大学生,可以向网站维权,要求其承担审查不严的责任,并 赔偿她们的精神损失、经济损失。 李丽称,她们曾联系劳动监察部门,但被告知,涉及跨省维权,比较困难。“店主曾称把我们送到外地,就是 让我们难以维权”。 专家 不轻信不许诺到外地上岗 怎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避免上当受骗呢?知名人力资源专家、《1+1人才资讯》总经理刘渊对广大求职学生 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都属非法行为。 二、莫贪小便宜,以免被私招滥雇。那些无营业执照、无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交流许可证、无固定办公地点 的非法中介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在一些正规中介中心旁边,伺机寻找“猎物”诱惑求职 者入套。 三、向职介机构索要正式发票。求职者一定要向收费的职介机构索要税务局或财政局核发的正式发票,一旦发 现上当受骗,可以凭发票编号,找到该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领票人。 四、不轻信不许诺到外地上岗。对非法中介或私招滥雇者为外地企业或外地分公司发布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 遇多么好,求职者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 五、发觉被骗,及时报案,Sac Lady Dior。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工商 所、派出所报案。 |
All times are GMT. The time now is 09:05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6.4
Copyright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Message Boards | Post Free Ad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