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超过7300万人次参观的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创造了世博会 历史上的多项历史纪录,也攻克了平均每日有序调度约40万人次客流的高难度城市治理课题。
蔡建国委员认为,“城市病”的产生有各种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深层原因,时下我国城市安全运营、突发 事件的应对处置、环境保护等都迫切需要找到解决之道。他说,上海世博会期间各国所展示的治疗“城市病”的方 法,以及上海为举办世博会积累的城市管理经验,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来自宗教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金蔚认为,总结和提炼上海世博会期间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经验,
融资,是一项大工程,目前还远未结束。从中提炼出一种健康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制度,发挥长效作用,才 是关键。
金蔚委员建议,“十二五”期间,应当深入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切实提升并加强城市管 理意识和水
http://www.smeif.cn/融资|投融资|投融资网|中小企业投融资网|金融服务第一媒体|项目融资|无抵押贷款|短期融资|上市融资 |担保贷款|个人贷款|联盟全国100多家海内外银行;600多家股权投资公司,2000家担保公司、小额 贷款和典当行,满足企业或个人2000万元以内无抵押贷款,1亿元以内的短期拆借(三个月内)及中长期担保 贷款,项目
融资乃至海外上市等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详情:
http://www.smeif.cn/
平,其中应包括增加政府各部门公职人员培训,进一步将世博的成功模式和经验落实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 。
“世博会已经闭幕4个月,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成果,如何运用于‘治疗’日常 生活中的‘城市病’,相关工作还需提速。”从事世博工作10余年的全国政协常委周 汉民说。
周汉民委员分析,上海世博会闭幕当天所通过的《上海宣言》倡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日)定为 “世界城市日”。如今“世界城市日”已成为一项最直接的“世博遗产”。若能将“世界城市日”打造成为一个世 界各国共同应对“城市病”的合作交流平台,将有利于中国借鉴“他山之石”,克服城市发展中的各 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