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2011-03-21 12:22:51.0当论文发表成为刚性需求,科学素养何以提高?88104662评论/enpproperty-->
近日,随着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我们中间出现了夸大事态发展的谣言,并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的情况 。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 不法行为。 卫生部网的解释称,通过食用碘盐无法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状腺部位预防放射性碘等措施是不科 学的。(新华网:新华观察《如何做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公民》 3月18日)
人大、政协代表们也纷纷对研究生(论坛) 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提议的主要焦点就在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考试应不应该取消以及研究生究竟需不需要强 制性的发表论文才能毕业.(腾讯教育 评论:观“两会”话考研 3月17日)
随着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它给中国人带来的心理效应恰恰可以用本国的成语来形容: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这 些夸大事态发展的谣言,没来事儿就把自己给吓着的的举动便有了近日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盛况”。尽管 卫生部等部门在事发后解释此举的不科学、不理智,但人们缺乏科学能力、不能自主分辨“谣言”等诸如此类的情 况,极有可能变成“洪水猛兽”,在吞噬着本就不多的科学理性时,对个人以及国家发展极易造成不良影响。如何 遏制这种谣言风的之势头?又怎样把它扼杀在摇篮中?......种种问题便引发了时下我们对做一个“科学的 中国人”的呼唤。
观近来相关部门公布的一些调查数据似乎让我们的呼唤陷入了一个被动的尴尬中。据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八次中国公 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 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而在专业层面,我国虽已是科技论文和专利数量的“创造大国”,但 以衡量质量的论文引用率和国际专利来看,远谈不上“创新大国”。尽管不久前,科技部公布了中国科技实力“清 单”:中国科技投入年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部分领 域比肩国际前沿。但就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的60%—80%存在很大差距..... .公民科学素养低与创造大国、论文专利数量多与科技对经济增长率低等问题中的二律背反,将这一呼唤变得迫在 眉睫。亦如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可见,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 家,转变国家发展方式,争创全民幸福的开局之年。所以说做一个科学的中国人,其先决条件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 素养,方能让谣言止于智者。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笔者认为即是一种在教育中生活,在 生活中教育的理念,它遵循着个性发展与人格养成的规律,有利于培养着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如今我们的教 育体制也应该拨开眼前的迷雾,扭转过度的知识衡量方式,去“标准化”、“数量化”、“利益化”等程式化条框 ,还大家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这样,知识分子都会像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一样,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 秉持“慢”的理念,在认真做好科研工作之余尽其所能的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 不良风气误导,多写写中文文章。而学生们则能够静思笃行的将所学投入到生活的大舞台之中不断创新,勇于进取 。只有这样全民科学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利于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再次回味“十二五纲要”里的那 句话“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我们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