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捕获刀鱼
刀鱼
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一份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沿岸刀鱼产量为3 750吨,
mbt shoes,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近年来,长江刀鱼的总体渔获量尚无确切统计数据 ,但市场行情已可证明,这个数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摄影/新京 新华 制图/陈晓英
法制日报记者 丁国锋
清明节前,正是吃长江江鲜的好时节。翻开长江沿线城市的地方报刊,上千元一斤的长江刀鱼、鲥鱼“打头” 的“江鲜美食节”广告充斥着版面。而在沿江一些地方的酒店内,所谓“正宗”长江刀鱼“3000元一斤”的标 牌价格,
online mbt,也已不稀奇。
刀鱼何以成为“天价”以稀罕著称的刀鱼真有如此大的食用量吗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mbt shoes sale。
“六七年前,在最佳捕捞时节,一网下去可以捕到一两斤。这几天,却常常是空网,一天下来也就一两条,大 部分刀鱼还都在1两左右。”说起这几年捕刀鱼的事,时常在长江江阴段捕鱼的李树华有很多感叹,“照道理,连 续多年限制捕捞了,鱼也应该多起来了,可我们这些领到刀鱼特许捕捞证的渔民,就是没有产量。再这样下去,我 们不知道刀鱼还能捕几年”
在江阴的一家菜场,记者转了个遍,发现也就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几条小刀鱼。“都是不到2两的,1500元 一斤。”摊贩见记者问价,脱口而出,“正宗的啊,马上就会没有了。”当记者说“太贵了”时,他却笑着回答, “到船上收购就这个价,再大一些的要两千多,你不懂行情吧!”
“饭店里的比这大多了,也才2000多元。”记者试探着问。
“那些都不是本江的,几百元一斤的也有,而且个大。本江刀鱼的鳞片雪白,外江的和海刀鱼,背脊是灰黑的 。你看看”摊主翻动着手中的刀鱼说,再过十多天就没有了,鱼越来越少了。
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阴市渔政管理站,副站长查晓宗告诉记者,刀鱼是长江下游的洄游鱼类,学名叫刀鲚鱼,主 要分布在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2月份起洄游交配从长江口进入淡水水域上溯产卵,最远可达洞庭湖、鄱阳湖。 但近几年,南京以上江段已经基本绝迹,南京以下以往产量最多的苏州到泰州沿线的江面上,产量也大幅缩减,但 民间“清明节前吃刀鱼”的风俗却日益高涨,所以价格自然越来越高。
多种因素致使刀鱼资源稀缺
据江阴市渔政管理站站长丁建英介绍,
mbt shoes uk,刀鱼其实和鲥鱼一样,都是普通的长江鱼类。历史上最多时,捕鱼的渔船有近千条。自1983年起,“特许捕 捞证”制度开始实行。去年仅发放了24张许可证,今年也只有21张,而专业捕捞队也从4个大队缩减到1个渔 业队40多条船。
丁建英说,在渔政执法中,除了对无证捕捞行为进行大力查处之外,还对违反禁渔期禁捕规定、捕捞证核准的 江段以及渔网密度进行检查,“滥捕行为现在很少,主要还是资源的问题”。
“滥捕行为的确是多年前造成刀鱼渔业资源减少的最大因素,但此后随着经济发展,
mbt shoes outlet,对渔业资源影响最大的还是涉鱼工程。”查晓宗分析说,长江下游沿线的开发大幅度减少了芦荡、滩涂的面积, 天然的觅食场所逐步萎缩,加上长江水质的污染问题以及航道建设中锚地的增加、船舶通航越来越密集、长江轮渡 使用率仍然很高,这些对水生物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渔业发展之间也形成了矛盾。在这些综合性因素影响下 ,刀鱼等资源要获得根本改善,“还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刀鱼特许捕捞有望取消
记者在江苏省渔政总队采访时了解到,为了限制捕捞行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2010年度的刀鲚鱼专项 特许捕捞许可证在2009年基础上压减了15%。在共计703张特许证中,最多的苏州市为148张,最少的 无锡市为21张。此外,还规定了捕捞时间、网目尺寸,并要求船主对《捕捞日志》作好记录,禁止渔船跨区域作 业等。
然而,由于目前对刀鱼资源还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捕捞日志》的填写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渔民就算随便填 写,也没有任何法定的约束力,导致有关部门难以对刀鱼这种奇缺的资源实行严格的捕捞数量“配额制”。另外, 目前对渔民的分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难以调和这支庞大的捕捞队伍的生产生活和渔业资源之间的矛盾,渔政部 门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一位工作人员坦陈,要保护好长江水生物多样性,需要从根本上取消刀鱼的特许捕捞制度 。
一位渔业资源专家认为,由于资源稀缺,加上不正确的炒作,使得刀鱼的价格“水涨船高”,在一定程度上加 剧了多年以来滥捕行为的发生。因此,只有尽快实行对刀鲚鱼的完全禁捕,才能恢复它们的种群数。同时,也可以 在长江部分江段滩涂划定保护区,以减少港口交通建设对长江水生物生存环境的蚕食。
天价刀鱼一般用于“请客送礼”
记者了解到,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因素,在清明节前炒作刀鱼价格,成为了时下人们餐前饭后谈论的时髦话 题。而实际上,刀鱼不同阶段的价格差别很大。在清明节后的4月中旬,大部分价格就可回落到四五百元,小一点 的则降至100至200元一斤。
“以前河豚鱼也曾被炒作,但自从人工养殖后,就不很稀罕了。现在各个季节都可以吃到。”江阴当地一位市 民说,刀鱼的人工养殖据说也有了突破,到时就不用花这些“冤枉钱”吃几条“长江三鲜”了。
那么,如今到底是哪些人在花“冤枉钱”消费这些天价刀鱼呢
“刀鱼在这个时节的鱼刺很软,肉质也很鲜美。所以,正宗的长江刀鱼,一般是用来招待贵宾的。还有人专门 到我们这里预定刀鱼,用来送礼。”江阴一家饭店的餐饮经理告诉记者。法制日报江阴(江苏)3月 21日电
◆观点链接
天价刀鱼背后有道腐败链
数千元一斤的刀鱼,相当于一般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一个农民工两个月的收入。普通老百姓自然不会 去吃它。那么,谁有资格吃它呢?道理很简单,吃此鱼的一般自己不用花钱,自己花钱的根本吃不起 。
吃刀鱼不花钱的是些什么人?除了企业的公关招待之外,有相当多的则是用公款招待的客人。一些单位或个人 以“饵”钓“鱼”,花公家的钱毫不心痛,请官员或相关权柄人物尝鲜专挑好的上,“长江第一鲜”刀鱼自然成了 首选。高价酒、高价菜,花钱再多,没有关系,只要装到肚子里,没有人会来追究。宴请者没有顾忌,赴宴者也心 安理得。公款吃喝也讲攀比,既然你能让天价刀鱼上席,我为何就不能这样做?刀鱼的身价就这般被 越抬越高。
现今有一个消费怪圈:价格越贵越被看重,越被看重价格就被抬得越高,遭殃的是公款,催生的 是腐败。
天价刀鱼是封举报信,其背后有道腐败链。显然,公款招待、奢侈吃请是催生不少商品价格大为上涨的元凶。 要想使长江刀鱼的价格回归本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斩断刀鱼背后的腐败链,让刀鱼与公款吃喝招待脱钩。而要遏 制奢侈公款吃请,还需我们花大力气,动真格,真正用制度和法规管好公款招待。陈晓英 整理
禁捕应先保障渔民“饭碗”
保护刀鱼,渔政部门其实一直没有放松。自2002年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开始,国家就实行专项管理,根据 资源和生产情况限额发放专项捕捞许可证,压减捕捞船数,缩短特许捕捞时间,还限定了作业区域,这些措施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了捕捞强度。
渔业资源专家也曾呼吁对刀鱼实行彻底“休渔”,完全禁捕,以帮助它们恢复种群数。然而,长江沿岸现在手 拿捕捞证的渔民,70%的基本收入来自刀鱼,要他们换“饭碗”,可社会综合配套“还没有准备好”,因此综合 考虑下来,有关部门采取的还是“逐年递减”的限捕措施。
一网打尽的结果就是以后永难再见。对渔业资源如何作准确监测,怎样更合理地安排限捕禁捕,对非法捕捞要 有什么更严厉的查处措施,是一个个需要探索的课题。陈晓英 整理